历史脉络与名称演变
上海哈密路的历史可追溯至1901年,原为公共租界工部局修筑的罗别根路。其名称源于外侨将新泾港戏称为“罗别根港”,比拟古罗马战役场景。1943年,该路正式更名为哈密路,延续至今。
历史建筑与宗教文化
哈密路西侧的天主教堂“息焉堂”由匈牙利建筑师乌达克设计,采用仿拜占庭式风格。1927年,美国基督教会在此建立上海卫生疗养院,主体为三层欧式医疗大楼,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为部队医院。
工业与文化生活记忆
哈密路曾是长宁区文化及工业的重要载体。新京电影院作为长宁首家电影院,承载了市民的光影记忆。20世纪80年代,新京丝织厂、农机厂、纺织厂等企业沿路分布,见证了区域工业发展的半壁江山。这些场所共同构成哈密路的文化脉络,记录着城市变迁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