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吴淞渡口】“生鲜江湖”——吴淞渔市。

最近更新: 6小时前时长: 02:43
上海建筑背后的故事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上海吴淞渡口历史

# 明清吴淞渔市盛景

# 上海开埠渔品集散

# 吴淞渔市商业繁荣

# 渔市带动吴淞商业

# 吴淞竹器藤器手工业

# 长江口渔类资源衰退

# 复兴岛水产统一经营

# 吴淞渔民商人奋斗史

吴淞渡口是上海历史文化的重要地标,其所在的吴淞渔市在明清时期被称为“胡相桥”,因渔市繁荣形成独特生鲜贸易体系。清代诗人周肇虞的《松口杂咏》生动描绘了当时渔市盛景,印证了“吴淞渔市因吴淞口而兴”的说法。
上海开埠后,吴淞渔市成为沿海及远洋渔品的重要集散地,约三成渔货在此交易。吴淞外马路、中兴路一带开设多家渔航,抗战时期私人渔航增至十余家,宝丰渔航更承担军输物资转运职能。这一阶段的上海开埠渔品集散,推动了区域经济的活跃。
1956年后,长江口渔类资源衰退导致渔市萎缩,渔产品改由市水产公司统一经营,集中至复兴岛交售。尽管吴淞渔市衰退,但其早期繁荣对吴淞商业发展影响深远。渔市带动吴淞商业,催生800余家涵盖百货、粮食、餐饮等行业的企业,并吸引人口迁入,促进竹器、藤器、成衣等手工业兴起。
如今,吴淞渡口仍留存着渔市繁荣的印记,其历史不仅是上海城市记忆的组成部分,更承载了渔民商人的奋斗历程。从明清吴淞渔市盛景到近代商业转型,这片区域见证了渔运贸易与城市发展的交织互动。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