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博物馆打卡热潮现象席卷全国,年轻人热衷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文物照片,但博物馆抢票困难现状成为普遍痛点。热门场馆需提前一周卡点预约,甚至衍生出博物馆黄牛票泛滥问题。故宫、国博等头部场馆因博物馆限流政策影响,参观人次有所下降,但省级和地县级博物馆的博物馆参观人次新高持续刷新,如三星堆博物馆2024年接待量同比暴涨823%。
伴随客流激增,博物馆研学团乱象频发。未成年参观占比超三成,但部分研学团管理混乱,儿童嬉闹、打游戏等行为严重影响普通游客体验。此外,游客不文明行为(如拍照占位、外放视频)和玻璃展柜的指纹污渍,进一步加剧参观体验下滑。
博物馆自身问题同样突出。部分场馆存在动线混乱、光线昏暗、讲解枯燥等问题,博物馆专业人才短缺导致服务和管理水平滞后。财政方面,博物馆财政拨款依赖严重,地县级场馆尤为艰难。例如,湖南慈利县博物馆年拨款仅20万元,难以覆盖日常开支。而头部场馆通过博物馆文创收入增长(如故宫年销15亿元)和特展(上海博物馆古埃及展门票收入3.2亿)实现创收,但中小型场馆难复制此类模式。
尽管面临挑战,博物馆文物资源价值仍吸引游客蜂拥。从中央级到地县级,场馆承载着文化教育与休闲需求,但如何在客流压力与服务质量间平衡,成为行业长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