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于7月10日启动“重返太平洋演习”,调动300架战机和数千兵力,在西太平洋展开冷战以来最大规模空中力量集结。此次军演通过名称类比冷战时期北约“重返德国演习”,明确指向印太地区潜在冲突,意图强化美军在亚太的分布式作战能力。美国空军参谋长称演习为针对中国的实战预演,核心是“敏捷战斗部署策略”,即将战机分散至日本、菲律宾等偏远基地,避免被中国防空体系集中打击。
演习背景与地缘经济目标紧密关联。美国近期通过《大美法案》推动美债信用担保,试图稳定美债收益率下降趋势,同时吸引产业资本回流。美军高调演习旨在制造亚太长期威慑,干扰资本流向中国。中东和欧洲局势动荡后,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亚太,通过盟友防御压力迫使地区国家增加反导系统采购,强化军事存在。
南海争议再次成为焦点。菲律宾近期重提南海仲裁案,但中方指出仲裁存在重大缺陷,例如将太平岛错误归类为“岩礁”。东盟外长会议期间,中美俄均参与讨论,凸显东南亚战略地位。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动作与俄乌冲突收缩路径并行,特朗普希望俄乌停火以集中资源应对亚太,但俄方坚持推进军事行动,导致美俄分歧加剧。
美军演习虽展示武力,但行动中仍显谨慎,例如B-2轰炸机绕行南海敏感空域,避免暴露雷达信号和红外特征。分析认为,美国短期内无绝对把握对华开战,但通过分布式作战部署和盟友施压,试图长期牵制中国发展。面对美方扰乱区域的压力,中方强调保持战略定力,以稳应变,维护亚太和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