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某幼儿园发生儿童铅中毒事件,251名儿童中有233人血铅异常,18人代谢指标未显异常。经检测,涉事幼儿园提供的三色红枣发糕和玉米卷肠包铅含量超标近两千倍。铅因其离子特性易被儿童肠道吸收,突破未成熟的血脑屏障,导致肝肾损伤及潜在脑发育风险,可能造成伴随终身的健康危害。
事件暴露食品超标问题的直接原因为使用工业颜料替代食用原料。涉事人员为节省成本,长期将含铅颜料掺入面粉制作儿童餐食。目前8名涉事人员已被刑拘,其违法动机与风险收益倒挂逻辑相悖——节省千元级成本却面临刑责、赔偿及资质吊销风险。
从采购指令到食品加工,集体失责链条中,投资人以成本控制掩盖贪婪,园长以服从指令推卸监管责任,食堂人员以流程执行逃避良知拷问。涉事方在责任链条推诿中默许工业原料流入儿童餐食,最终导致铅蓄积长期危害。此次事件折射出集体作恶的本质:非个体极端行为,而是普通人在沉默与纵容中突破底线,将经济利益凌驾于儿童生命健康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