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安踏财报背后的“千亿帝国”隐忧:增长神话还能持续多久?

所属专辑: 早间十分钟
主播: 东篱Jun
最近更新: 12分钟前时长: 05:22
早间十分钟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一、事件回顾:一份喜忧参半的财报

3月19日,安踏体育发布2024年财报,交出了一份看似亮眼的成绩单:营收708.26亿元,同比增长13.6%;净利润155.96亿元,同比增长52.4%。若加上旗下亚玛芬体育的372.6亿元收入,安踏系总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85.78亿元,成为全球第三家迈入“千亿俱乐部”的体育用品集团。

然而,资本市场却泼了一盆冷水。财报发布当日,安踏股价盘中一度暴跌7%,最终收跌3.93%,市值蒸发超百亿港元。市场对这份财报的疑虑,源于两个关键矛盾:​增速放缓的“现金奶牛”FILA,以及扩张背后的利润侵蚀

二、狂飙背后的双刃剑:多品牌战略的得与失

1. 多品牌神话:从“买买买”到“千亿帝国”​

安踏的崛起,是中国品牌全球化进程的缩影。自2009年以4.6亿元收购FILA中国经营权开始,安踏通过“买买买”构建了覆盖大众、高端、专业户外等多圈层的品牌矩阵:

  • 主品牌安踏:以“大众+专业”定位稳居国内市场首位,2024年营收335.22亿元,同比增长10.6%;
  • FILA:从亏损品牌蜕变为“时尚运动标杆”,贡献营收266.26亿元;
  • 。​迪桑特、可隆:户外赛道爆发下,营收同比增长53.7%至106.78亿元

这种“多品牌协同”模式,让安踏在细分市场形成“护城河”,更通过亚玛芬体育(始祖鸟母公司)的全球化布局,将触角延伸至欧美高端市场。

2. FILA的“中年危机”:从现金牛到增长拖累

然而,多品牌战略的隐患在FILA身上集中爆发。2024年,FILA营收增速从2023年的16.6%骤降至6.1%,经营利润率下滑2.3个百分点至25.3%。这一曾被视作“完美收购案例”的品牌,正面临三重困境:

  • 定位模糊:在“专业运动”与“时尚潮流”之间摇摆,高端定价策略遭遇理性消费趋势冲击;
  • 竞争加剧:耐克、阿迪达斯加速高端化,PUMA、On昂跑等品牌通过联名抢占市场份额;
  • 管理断层:创始人姚伟雄退休后,新任管理层能否延续品牌基因存疑

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坦言:“FILA正处于最关键的变革期。”

三、全球化野望与本土化挑战

1. “出海”加速度:从东南亚到北美

安踏的全球化布局在2024年显著提速:

  • 东南亚首站:截至年底,海外门店达243家,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等7国;
  • 进军美国:计划2025年在洛杉矶、达拉斯、纽约开设门店,搭建本地化团队
  • 研发网络:六大全球研发中心支撑产品创新,研发投入同比增24%至20亿元

这一布局背后,是安踏对“中国品牌全球化”的野心:通过亚玛芬体育的上市,整合全球资源,对标耐克、lululemon。

2. 本土隐忧:渠道改革的阵痛

在国内,安踏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效率提升”的转型:

  • 门店收缩:主品牌计划2025年将门店数控制在9700家以内,同比减少超200家;
  • 店效革命:通过“超级安踏”“安踏作品集”等高端店态,单店月效提升至常规门店3倍
  • 线上占比:电商收入占比达35.1%,但低毛利鞋类产品占比上升拖累毛利率

这一系列动作,折射出安踏的焦虑:​当流量红利见顶,精细化运营成为唯一出路

四、深层次矛盾:从规模崇拜到质量增长

1. 利润率的“不可承受之重”​

2024年,安踏毛利率下降0.4个百分点至62.2%,经营利润率下滑1.2个百分点至23.4%。表面看是FILA成本上升、线上业务扩张所致,实则暴露了增长模式的根本矛盾:

  • 鞋服失衡:服饰贡献65.2%毛利率,鞋类仅58.6%,但安踏为抢占市场加大鞋类研发投入
  • 营销依赖:广告开支同比增25%至64亿元,占收入比达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 库存压力:存货同比增49.2%,周转天数持平,显示渠道去化压力加剧

2. 行业变局:运动品牌的“新生存法则”​

安踏的困境,亦是整个行业的缩影:

  • 专业主义回归:消费者从“为logo买单”转向“为功能付费”,FILA的时尚化策略遭遇挑战;
  • 细分赛道内卷:户外、女性运动等垂直领域成新战场,但迪桑特、可隆能否持续高增存疑;
  • 全球化悖论:海外市场需本土化运营,但文化差异、供应链成本可能稀释利润

五、未来展望:安踏的“二次革命”​

1. 战略调整:从“多品牌”到“强品牌”​

丁世忠提出的“单聚焦、多品牌、全球化”战略,隐含转型信号:

  • 主品牌升级:通过专业跑鞋、篮球鞋系列重塑“科技感”,摆脱低端标签;
  • FILA重生:新任CEO江艳的营销背景,或推动品牌从“时尚符号”转向“生活方式”;
  • 户外赛道深耕:借冬奥红利延长户外品牌景气周期

2. 资本市场的考验

兴业证券预测,2025年安踏营收增速将回落至10.9%,净利润增速仅2%。这要求安踏在以下领域破局:

  • 利润率修复:控制营销和渠道成本,提升高毛利品类占比;
  • 全球化落地:美国门店的运营效率将成关键试金石;
  • FILA转型成效:能否在300亿营收规模上实现健康增长,决定市场信心

六、结语:中国品牌的“成年礼”​

安踏的千亿之路,是中国企业从“野蛮生长”到“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当规模扩张触及天花板,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如何平衡速度与质量、本土与全球、多元与专注。

正如丁世忠所言:“增长不是目的,健康才是。”这场财报引发的震荡,或许正是安踏迈向“世界级企业”的必经阵痛。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