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在2013年通过分阶段投资策略成功收购高德地图,其核心动机在于获取高德地图数据价值及LBS移动生态价值。面对百度最初提出的6亿美元估值,阿里以超10亿美元提前估值入股,并利用一票否决权阻断腾讯、360等竞争对手介入。王坚地图战略建议推动马云重视高德底层服务能力,承诺保留品牌并投入20亿元打造地理信息底层服务。
阿里对UC浏览器的收购同样体现战略布局。通过“不收购、不控股”的柔性策略,阿里分两次获得UC浏览器市场份额的66%控制权。于永福阿里管理层安排中,团队建制得以保留并反向整合阿里移动业务,形成移动入口争夺战中的优势。相比之下,百度因追求绝对控制权且缺乏灵活谈判,错失整合UC浏览器生态的机遇。
浏览器技术迭代成为竞争关键,UC凭借预读取技术适配国内3G网络环境,在移动端用户渗透中占据先机。高德与UC的双重收购使阿里补齐地图和流量入口短板,而百度地图生态布局因决策保守,未能通过并购形成垄断优势。最终,阿里通过资本运作与生态整合,在移动互联网底层服务领域建立了长期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