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李开复领导的创新工场因旗下项目友盟被阿里收购引发内部震动。友盟作为移动互联网数据分析领域的早期项目,凭借覆盖国内90%智能手机的设备数据能力,成为阿里完善数据服务业务和补强无线团队的关键。蒋凡作为友盟创始人,因阿里股票置换和个人发展空间选择出售,尽管创新工场合伙人汪华建议暂缓,但交易最终以8000万美元成交,凸显阿里资本战略逻辑中对技术团队与数据资源的重视。
阿里同期加速推进All-in无线战略,但初期因社交产品“来往”偏离主航道受挫。蒋凡加入后,主导手机淘宝内容运营,推动其成为国民级应用。阿里同时通过投资墨迹天气、天天动听等流量入口,缓解淘宝流量获取压力,并成立5亿美元基金收编淘宝客。淘宝客规则调整限制返利网站,迫使美丽说、蘑菇街等社区导购平台转型自营电商,体现阿里对流量入口控制的强硬策略。
2013年,阿里以复杂条款投资新浪微博,成为其外部第一大股东,直接掌握社交网络流量源头。此举不仅削弱导购平台依赖,也为后续整合高德、UC等基建级项目奠定基础。BAT竞争中,阿里通过数据服务业务整合与流量入口控制策略,强化生态闭环,而百度、腾讯则分别以“巨山理论”和“共生原则”展开对抗,共同推动移动生态战略的早期格局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