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通过颜阖担任卫灵公太子太傅的故事,阐释了“乱世伴君如伴虎”的处世智慧。颜阖因太子“天性残酷”而求教于贤人蘧伯玉,蘧伯玉强调需以“乱世全身保命之道”为先,劝其“顺势不得已而为之”,避免因强行规劝招致杀身之祸。
蘧伯玉提出具体策略:表面亲近太子,内心存劝导之志,但需“外物变化顺势而为”。他以养老虎、驯马等比喻,说明应顺应对象本性,避免激发其凶性,强调“谨慎劝谏保身”的重要性,主张“去除主观中心主义”,避免以个人意志强加于人。
故事延伸至庄子思想的现实争议。鲁迅虽欣赏庄子文学,却批判其“处世灵活变通”的消极性,认为危亡之际需积极担当。文中辩证指出,庄子思想强调“心灵契合劝谏”,即善意需与对象条件契合,方能避免“一有所至而爱有所亡”的后果,体现方法论与时代背景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