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郭子仪的交集
诗仙李白与名将郭子仪虽相差四岁,但属同代人。李白因早年成名活跃于圣唐,而郭子仪因安史之乱历史影响在中唐崛起。据新唐书李白记载,李白曾在长安偶遇因军事失误被判死刑的郭子仪,凭借官员身份向将领哥舒翰求情,并说服唐玄宗赦免郭子仪,间接为大唐立下功勋。
故事真实性争议
尽管李白救郭子仪故事存在逻辑漏洞(如李白干预军务的合理性),但多部史书如《李太白年谱》《汉林学士》均有提及。学者推测,此事或为映射李白曾通过人脉救助军中人才,展现其“手长闲不住”的个性,而非完全虚构。
李白仕途转折
李白在长安任职两年后,于744年主动请辞。唐玄宗未加挽留,仅赐予李白长安置散费及“无忧学士”虚衔。离京时,李白身着道士行头象征,以道袍掩饰政治失意,表明归隐之心,结束了短暂却跌宕的仕途生涯。
从凡人到诗仙的蜕变
离开长安后,李白正式踏上求道之路。这一选择不仅为其后续创作奠定思想基础,也标志着他从追逐功名的“凡人”逐渐蜕变为超脱世俗的“诗仙”。其救郭子仪的故事与归隐选择,共同构成了李白复杂多面的人生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