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45年,李白在河北景县拜访盖环道士后,正式完成道教入教仪式挑战,成为官方认可的道士。这一身份不仅关联其信仰追求,也与唐朝道教信仰发展背景下免除赋税的政策相关。尽管物质保障增强,李白更注重通过炼丹术士丹药制作方法追求长生,开启炼丹实践。
同年,杜甫李白友情细节达到高峰。三人同游齐鲁期间,杜甫写下记录与李白同宿的诗句,体现其敬仰之情。在济南石门山诗人聚会事件中,曾拒绝举荐李白的李庸态度转变,公开表达钦佩。李白则以《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回应,诗中隐含对友情的珍视与离别预感。
李白归乡后,利用积蓄修建酒肆与田产,同时沉迷炼丹术士丹药制作方法。尽管丹药含重金属危害健康,但其制作过程复杂,需贵重材料如朱砂、云母等,反映唐朝丹药文化影响的盛行。白居易曾批判此类丹药,指出其加速死亡的实质,但李白仍坚持炼丹以求灵性提升。
这一时期,李白与杜甫的交往深刻影响了后者创作,而李白则更聚焦道教实践。泗水周边景观描写频繁出现在其诗作中,成为寄托理想的意象。尽管《道书》已失传,但李白的炼丹活动与信仰选择,展现了唐朝道教信仰发展背景下文人追求超越现实的精神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