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夏关港口的日中和平慰灵碑,是当地友好团体为纪念1940年代被强掳至日本的中国劳工所立。这段被掩盖的历史涉及日本政府通过虚假招聘、街头围捕(称“围剿兔子”)及战俘强征等手段,掳掠约1500万中国劳工,其中4万余人被运往日本本土。
劳工运输船成为死亡航程,美军鱼雷攻击、饥饿缺水和船舱恶劣环境导致大量死亡。抵达日本后,幸存者被分配至三菱矿业等企业,在含硫量极高的煤矿和军工码头从事高危劳动,平均死亡率达18%,722名三菱劳工直接死于作业事故。
北海道劳工刘连仁的遭遇具代表性:逃亡后穴居13年,被发现时已成“野人”。战后3.4万幸存劳工回国,但身心创伤伴随终生,部分出现创伤应激症状。日本外务省报告显示,1.3万劳工客死异乡,1953年经华侨抗争,遗骨终以客车而非货车运返。
当前中日友好团体持续推动历史追责,大阪华侨徐桂国等坚持要求日本政府承认强征事实。劳工后裔妙丽通过日本外务省档案确认舅舅韩晓月遇难信息,揭示个体家庭在历史洪流中的破碎命运。这段被刻意淡化的暴行,通过幸存者证言与档案研究持续警示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