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依靠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和制度变革红利实现高速增长,但随着红利逐渐消失,经济面临潜在增长力下降压力。人口老龄化导致生产者数量减少,消费需求刚性增长,可能引发通胀率上升等连锁反应。政府选择避免采用宽松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胀对老年群体和低收入人群的冲击。
为缓解经济潜在增长力下降压力,需通过提升社会总需求推动消费。由于贫富差距扩大,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需通过财政税收结构改革调整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例如打破行业垄断、增加直接税种(如房产税),释放普通消费者的消费潜力。
当前中国经济正从“效率优先”转向“兼顾公平”阶段,需通过稳健货币政策应对通胀,同时推进市场与财政制度改革,为后红利时代创造新增长条件。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需避免依赖货币宽松政策,而是通过结构性改革维持经济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