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2024年精讲课】第05章579吸入气雾剂与喷雾剂的吸收与影响因素 00_00_15-00_05_53

主播: 天天助考
最近更新: 2025-06-16时长: 05:39
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一|精品课(二)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吸入气雾剂类型分类

# 吸入喷雾剂作用机制

# 肺泡药物吸收部位

# 脂溶性药物穿透速度

# 分子大小吸收影响

# 雾滴沉积肺泡效率

# 支气管平滑肌局部作用

# 吸入吸收速度比较

# 静脉注射起效对比

# 混悬型气雾剂组成

吸入气雾剂与喷雾剂主要通过肺泡部位吸收,其作用机制涉及药物直接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但主要治疗目标为肺泡沉积。根据组成不同,吸入气雾剂可分为溶液型、乳浊型和混悬型气雾剂,其中混悬型气雾剂属于三相体系。
影响药物吸收的关键因素包括药物的脂溶性、分子大小及雾滴大小。脂溶性药物穿透肺泡膜速度更快,吸收速度与脂溶性呈正相关;分子较小的药物更易穿透生物膜,吸收效率与分子大小成反比。雾滴大小直接影响药物在肺泡的沉积效率,较小的雾滴更易到达深部肺泡。
吸入给药起效速度仅次于静脉注射,因其通过肺泡毛细血管快速进入血液循环。药物在支气管部位的短暂停留可产生局部治疗作用,但主要吸收仍依赖肺泡的高渗透性。这一特性使得吸入制剂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