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近代史•第二十四章 清代的社会(中)

主播: 绾玉儿
最近更新: 11小时前时长: 04:41
你一定爱听的极简中国史|白话版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洋务运动中的通商传教

# 通商后的经济剥削影响

# 传教引发的教案冲突

# 教案与地方官处理

# 天津条约的传教条款

# 北京条约的教堂归还

# 经济剥削与贸易入超

# 手工业对抗机制品

# 义和团平息教案

洋务运动中的通商传教是近代中西交往的核心议题。天津条约的传教条款和北京条约的教堂归还将传教合法化,教士凭借特权引发传教引发的教案冲突。地方官处理教案时多偏袒教民,民众因切身利益受损频繁反抗,如1870年天津教案因谣言激化,最终曾国藩以流放官员、处决民众平息争端。
通商后的经济剥削影响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西方机器制品冲击手工业对抗机制品的能力,导致传统手工业衰退,农村副业被机制品取代。贸易入超反映剥削,外国资本涌入,劳工外流加剧经济失衡,形成“洋货主导、本土亏损”的畸形格局。
义和团平息教案成为教案冲突的转折点。1900年义和团运动后,列强因教案问题收敛侵略行径,社会矛盾稍缓。但通商与传教的双重压力已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化,经济剥削与教案冲突共同构成清代社会转型期的深层危机。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