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1年(汉献帝初平二年),关东诸将讨伐董卓时,因献帝年幼且受控于董卓,部分将领提议拥立宗室贤俊刘虞为帝。曹操反对废立,认为起兵本为匡扶正义,幼主虽弱却无大过,改立新君将失天下人心,强调应继续效忠汉室。
袁绍联合韩馥致信袁术,以献帝非灵帝血脉为由,主张效仿周勃废少帝旧例,拥立大司马刘虞。袁术拒立新君,认为董卓暴行与献帝无关,且刘虞继位不利其个人野心,表面以忠君为名反对,实则欲借讨伐董卓扩大势力。
双方围绕废立汉帝争议展开交锋:袁绍指责公卿媚事董卓,提议屯兵关隘困死幼主,另立圣君以安天下;袁术驳斥其污蔑献帝血脉,强调董卓为祸首,当以灭卓为先,拒绝对汉室不忠。最终,各方矛盾凸显,讨伐董卓义军内部因立场分歧难以协同,局势渐趋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