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正逐步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但在国内需求不足的背景下,投资仍是不可或缺的驱动力。长期高积累低消费模式导致内需不足,而工业化时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曾是GDP增速的两倍,形成投资拉动增长的自锁结构。随着工业化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GDP同步放缓,投资结构转向以质量为主导,推动长期稳定增长。
基建投资面临传统基建空间收窄与新基建概念落地的矛盾。传统基建边际效益递减,而新基建聚焦5G、AI、数据中心等技术,需依托老基建升级实现技术融合,例如智慧高速公路建设。尽管新基建代表未来方向,短期内仍需传统基建支撑,技术突破才能释放其潜力。
第二产业主导的产业结构加剧产能过剩,企业转型面临成本高、周期长、效果不确定的挑战。资金多用于储蓄而非创新,中小企业陷入生存困境,制约产业数智化升级。
政府引导基金存在市场化不足问题,决策权集中、激励措施有限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国资与市场资本目标错配,造成募资难和资金闲置,削弱产业引导作用。
投资偏好失衡表现为资金向国有企业和大企业集中,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突出。同时,金融性投资活跃度高于生产性投资,尤其农村实体投资滞后。中国正推动金融回归实体,探索特色金融发展路径,以支持经济结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