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赏析:鲁迅《梦》

所属专辑: 草堂读诗
主播: 听堂
最近更新: 2020-07-31时长: 06:22
草堂读诗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诗人:鲁迅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他1918年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鲁迅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鲁迅的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很多的梦,趁黄昏起哄。

前梦才挤却大前梦时,后梦又赶走了前梦。

去的前梦黑如墨,在的后梦墨一般黑;

去的在的仿佛都说,“看我真好颜色。”

颜色许好,暗里不知,

而且不知道,说话的是谁?


暗里不知,身热头痛。

你来你来!明日的梦。


赏析:

对于鲁迅的这首《梦》,诗人、诗评家吴投文有这样的解析:

鲁迅写梦,算得上是中国作家中的顶尖高手,而且他笔下的梦,作为映照现实的一面镜子,皆为噩梦。鲁迅一生很苦,就因为终生被噩梦缠绕,所以他的全部创作实际上也是他内心苦况的真实流露。

这首《梦》,是一个苦涩的寓言,诗中有一种很强烈的挤压感,前梦和后梦连接而来,连绵不断,相互纠结,墨黑一片。很奇怪的是,不管是前梦还是后梦,都说:“看我真好颜色。”这些噩梦都试图以化妆的形式出现,但在闹哄哄的场面下掩藏着一种内在的紧张感。这实际上也是鲁迅的精神状态,他一方面拒绝黑暗,一方面似乎又渴望另一种黑暗。

这首《梦》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也很复杂,既是黑暗情绪的深度表现,也是鲁迅内心矛盾的曲折流露。鲁迅是一个很果决的人,一生都在痛苦中做梦,也绝不放弃,然而做的总是噩梦,他的苦心带着噩梦燃烧,希望总是化为乌有,因此,他的创作中也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冷和悒郁。

“梦”在鲁迅的这首诗中有很强的投射性,似乎像灵魂的阴影,无迹无形,不可触及,却又泛着刻骨的痛楚,隐隐地留在身体里,让你在沉睡中又始终醒着。梦实质上是以荒诞的形式对真实的呼应,并不完全是虚构的产物,诗人常常写到梦,是因为梦是一种更清醒的现实,在变形变幻中包含着对真实的曲折诉求。读这首《梦》,很容易想到鲁迅笔下的“铁屋子”,梦是“铁屋子”的外壳,缠绕着一个终生痛苦的灵魂,这也是深藏在鲁迅全部创作中的黑暗本质。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