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白鹤林
本名唐瑞兵,1973年生于四川蓬溪,现居四川绵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有诗集《车行途中》、诗歌赏析集《天下好诗:新诗一百首赏析》等。
孤独
“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
照顾着
历代的星辰
故事:
关于这首《孤独》,曾有诗歌爱好者在自己抄写诗歌的微信群里分享道:“这是首很美很美的诗,一读到的瞬间就被打动,是朋友分享出来的,但是我们都不知道具体的作者是谁,可它美得我心碎。于是,今天,我们二十多人,一起抄写了它,瞬间就不孤独了。我们都来一起守护星星,也被星星守护,感谢亘古的星辰,感谢我们每个人的相遇。”
《孤独》这首小诗,本是白鹤林的组诗《小零碎》中的一首。组诗中的20首小诗,都是三五行的短章,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很多年里,他在写作中的一些即兴的感悟片段,所以整理到一起时取名为《小零碎》。按照现在的时髦说法,这些诗歌都可称为微诗歌。
《孤独》一诗的写作灵感,源自于存在主义先驱、哲学家索伦·克尔凯戈尔。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某一年,白鹤林买了一本《克尔凯戈尔日记选》,他被大师的一句话所深深触动,这句话是:“从童年起,我就已经成为精神。”
神奇的是,当白鹤林再次翻阅这本书,却一时没有查到这句话的原文所在,所以或许它出自克尔凯戈尔另外的著作也有可能。但总之有一点是确定的,这是克尔凯戈尔的句子。而后来,他将这句话引在了自己的随笔《灵魂的碎片》里。再后来,重温这篇文章时,白鹤林写了《孤独》这首诗。
白鹤林说,诗的第一行“从童年起,我便独自一人”虽然加了引号,但并不是“引文”,而只是一种有意的篡改写法。显然,他的这首诗之所以深受大师精神的影响,其深层次原因就在于他在当时所处的外部世界里是很孤独的,而只有在内心——在阅读和写作中,他才有陪伴,才有对话者。尽管这一切都是虚幻而不可触摸的,但足以陪伴他度过那些迷惘而安静的青年时光。
白鹤林认为克尔凯戈尔同时具有哲学家和寓言诗人的伟大品质。而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关注就是“孤独个体”,正是他首先告诉我们:人作为个体存在本质就是孤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