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赏析:吕德安《父亲和我》

所属专辑: 草堂读诗
主播: 听堂
最近更新: 2020-07-31时长: 05:01
草堂读诗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诗人:吕德安

吕德安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写作,1980年,他在鼓浪屿孤独地写作,对于当时正磅礴的诗歌运动全无所知,是诗人舒婷将他引向了当时的诗坛。吕德安读到了舒婷的诗作,那种清新和美好的意象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他拜访了舒婷。熟悉后,他从舒婷的手抄本上阅读了很多国外诗人的经典作品、以及当时正热的“今天”流派的诗歌。通过舒婷,吕德安从鼓浪屿这个东南小岛看出去,全新的诗歌景象在他眼前拉开了序幕。


父亲和我


父亲和我

我们并肩走着

秋雨稍歇

和前一阵雨

像隔了多年时光


我们走在雨和雨

的间歇里

肩头清晰地靠在一起

却没有一句要说的话


我们刚从屋子里出来

所以没有一句要说的话

这是长久生活在一起造成的

滴水的声音像折下一枝细枝条


像过冬的梅花

父亲的头发已经全白

但这近似于一种灵魂

会使人不禁肃然起敬


依然是熟悉的街道

熟悉的人要举手致意

父亲和我都怀着难言的恩情

安详地走着


赏析:

这首《父亲和我》几乎是“第三代”诗人创作的诗歌中,关于父亲最著名的一首,也是吕德安的成名作。

吕德安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写作,1980年,他在鼓浪屿孤独地写作,对于当时正磅礴的诗歌运动全无所知,是诗人舒婷将他引向了当时的诗坛。吕德安读到了舒婷的诗作,那种清新和美好的意象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他拜访了舒婷。熟悉后,他从舒婷的手抄本上阅读了很多国外诗人的经典作品、以及当时正热的“今天”流派的诗歌。通过舒婷,吕德安从鼓浪屿这个东南小岛看出去,全新的诗歌景象在他眼前拉开了序幕。

80年代,诗人们的写作有意地回到日常经验中,消解宏大叙事和意识形态。吕德安在这时候写下了《父亲和我》这首诗。诗里写透了那种父子之间特有的关系,那种源于血缘之中的默契,什么也不用说,只要走在一起,就能体会到彼此间的温暖。

吕德安自称是一个“带雨的人”,在他的写诗生涯中,雨一直伴随着他,这首《父亲和我》,也写到一场间歇的雨,带着故乡的气息。那是一场节制的雨,没有太多躁动,节奏舒缓,像随风而行,招摇过市;它是湿润的、抒情的;他和父亲的情谊就像这场间歇的雨,安祥的、淡淡的,似乎比现实慢了半拍。

《父亲和我》这首诗里雨的气质,恰如吕德安生活的气质,轻缈广阔,平淡自然,浸入人心。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