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不少高考生和大学生选择通过兼职或打暑期工体验生活,用劳动换取报酬。学生们的打工目的多样,包括存钱旅游、购买电子产品、偿还房贷或实现个人消费自由,部分学生更希望通过打工积累社会经验或结交朋友。网友评论普遍支持此类自力更生的行为,尤其对帮助家庭或实现个人目标的学生表示赞赏。
针对暑期工安全问题,律师提醒需警惕刷单、代发短信等诈骗陷阱,建议通过正规企业渠道寻找工作,入职前核查企业资质。学生应选择简单安全的岗位,参与岗前培训并佩戴防护装备,避免在黑作坊或非法企业打工。若工作中受伤,需保留工资条、病例等证据,依法索赔。
用工企业需遵守劳动法规,禁止雇佣16岁以下童工,并为员工提供安全培训和防护用具。企业若缺乏合法资质,需承担更高风险,建议购买雇主责任险或意外险以分散风险。通过规范用工流程和强化安全保障,可保障学生暑期工的合法权益,实现工作体验与风险防控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