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投资具有较高的专业门槛,普通散户需通过分类研究降低决策难度。根据研发阶段,可将企业分为三类:早期概念型、三期临床阶段企业和大单品成功上市企业。早期概念型公司如当年重庆啤酒跨界研发失败案例,存在研发风险高、成果不确定等问题,需警惕其缺乏基本盘支撑的风险。
进入三期临床阶段的创新药企业成功概率显著提升,但研发周期长且仍需关注最终结果。此类企业适合小仓位配置,建议优先选择临近批准节点的项目。对于已上市大单品的公司,需重点观察其营业收入增长情况,如百济神州通过大单品实现业绩爆发,营业收入从2021年75亿跃升至2023年272亿,印证市场渗透潜力。
具备稳定基本盘的企业如恒瑞医药,可通过多元化管线布局分散风险,其反制药业务提供持续现金流支持创新研发。这类企业适合长期稳健投资,而依赖专利保护期盈利窗口的爆发型公司则需精准把握业绩增长期。投资者需根据风险偏好选择策略:短期博弈关注三期临床进展,长期布局聚焦基本盘稳固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