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优幸通过IPO成为国内二手车电商第一股,但其上市动机更多源于瓜子融资带来的竞争压力。优幸上市后首次财报显示营收增长,但股价长期低迷,导致其不得不聚焦核心业务,剥离非盈利板块。戴昆对现金流高度敏感,4亿美元融资主要用于维持二手车市场三国杀格局,但资金压力仍迫使其提前寻求二级市场支持。
同期瓜子完成8.18亿美元C轮融资,尝试严选保卖模式提升交易效率。该模式因涉及中间商成本与“无中间商”广告语矛盾,引发舆论争议。严选保卖暴露评估腐败、消费纠纷等问题后,瓜子转向线下严选直卖店,但因选址偏远、成本高昂导致客流不足,最终大规模关店。
优幸以B2C全国购业务为战略核心,通过整合全国车商资源实现车源透明化,并以三级物流系统降低配送成本。戴昆认为全国购的“无限选择”是核心竞争力,但高运营成本迫使优幸剥离金融和B2B业务,依赖58同城多次输血续命。
58同城通过出售瓜子股份、领投优幸可转债、合并金融业务等操作逐步渗透二手车市场。姚军红试图整合优幸的全国购与58的流量、服务网络,构建生态闭环。而瓜子则在频繁试错后转向效仿优幸的全国购模式,但因战略摇摆和营销成本失控陷入裁员危机。
最终,优幸推出“9.9%全包”价格战试图翻盘,而58同城通过资本操作将优幸核心业务纳入版图,形成与瓜子对垒的新格局。二手车电商因商业模式不清晰、成本结构缺陷,仍未走出烧钱竞争与战略试错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