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蜀君主孟昶投降后,宋军统帅王全斌率军接管蜀地。面对宋军军纪松弛劫掠的现象,东路军将领曹彬严令禁止屠城,斩杀违纪士兵,保障蜀中百姓免受灾祸。属主孟昶采纳李浩撰写降表保全的建议,主动归降,其家族与百姓得以保全。
宋太祖赵匡胤颁布诏令安抚蜀地,免除赋税,并命降卒分驻要地。然而北路将领王全斌等人纵容部下劫掠,引发民怨。行军都监王仁瞻贪腐受贿私吞库银,甚至勒索降将李廷珪,导致蜀地官民矛盾加剧。
文官冯瓚智退梓州叛乱,以虚张声势瓦解叛军攻势,稳定地方。李瑜庆等文官斩杀违纪士兵,遏制宋军暴行。尽管赵匡胤试图平衡赏赐,但两路将士争功内斗,五代武夫习气复燃,埋下蜀地动荡隐患。
此外,宋太祖划定大渡河为界,默认大理国南诏割据,避免与云南争端。后蜀覆灭虽迅速完成统一,但宋军治蜀的腐败与矛盾,预示了后续蜀地反抗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