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西安、山西等地因秋雨持续影响文物,出现古城墙湿度超标、古墙青苔抑制难题等现象。西安连续38天降雨导致砖缝青苔蔓延甚至开花,山西晋城、运城等地的国家级文保单位提前闭门谢客,启动文物紧急闭门修缮。潮湿加速文物劣化问题凸显,传统依赖自然环境的保护模式已无法应对极端天气。
为应对古建筑防潮技术应用需求,多地采取创新措施。杭州良渚使用天然植物防霉涂层抑制微生物生长,苏州园林通过石墨烯裂缝封堵技术封堵假山裂缝,同时保留石材透气性。晋城青莲寺则部署实时湿度监测系统,动态追踪空气湿度变化,为精准维护提供数据支持。
然而,技术手段目前仅能覆盖重点文保单位,城乡老建筑维护困境依然严峻。大量散落城乡的老建筑、老塑像仍需直面潮气侵蚀和古建裂缝不可逆损伤风险。专家指出,若未能及时发现并修复,肉眼可见的破损往往已难以补救,强调需加强日常监测与预防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