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围绕《黄帝内经》中“平人气象论”展开,阐述健康人与病患的脉象差异及诊脉法则。健康人(平人)的脉象特征表现为呼吸与脉动关系协调,一呼一吸间脉动四次,润以太息,此为无病之象。若脉动过缓或过速,如“人一呼脉一动”为少气,脉动频繁伴齿热则为温病,脉滑无热则为风病,提示疾病状态。
四时脉象变化规律是诊脉核心依据。春脉微弦、夏脉微洪、长夏微软弱、秋脉微浮、冬脉微沉,均为顺应季节的正常脉象。若脉象逆四时,如春见毛脉(秋脉)、冬见洪脉(夏脉),则预示病机凶险,甚至为真脏脉,提示预后不良。脉象与胃气关联密切,脉无胃气(仅见真脏脉)者预后极差,如肝脉无弦、肾脉无沉。
脏腑脉象特征部分详述心、肺、肝、脾、肾的平脉、病脉及死脉表现。如平心脉如连珠圆滑,病脉急促微曲,死脉如钩硬直;平肾脉沉滑如沟,病脉隐伏不显,死脉硬如弹石。诊脉需结合脉色、症状,如目黄为黄疸,颈脉动喘咳为水肿,足胫肿为水病。
最后强调胃气为生命之本,脉象逆四时或脱离胃气均属危候。诊脉需综合四时脉象变化规律、脏腑特征及气血虚实,以判断疾病轻重与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