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基础与天地法则
黄帝提出人类生命源于天地之气,需遵循阴阳调和养生法则与天时变化对应法则,强调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以终其天年。齐伯指出,人体脏腑气血平衡原理与自然阴阳相应,十二关节对应天时寒暑,需通过调理虚实时机与经络通利调治原则,使内外相合,顺应万物生长规律。
疾病根源与治疗禁忌
齐伯分析疾病根源在于气血争黑、脏腑失和,若毒药治疗不当或虚实时机误判,则导致“坏腹”之症,毒药治疗禁忌需谨慎。黄帝追问如何应对百姓对治疗的误解,齐伯强调需洞察疾病内外诱因,避免“绝皮伤肉”,主张通过五法(致神、养生、毒药伪真、砭石、腐脏调理)并立,分轻重缓急调治。
生命与自然关联的实践
齐伯进一步阐释人体与自然同步的机理: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克相生,对应脏腑气血运行自然规律。养生需如灵生渊、守如卧虎,顺应天时变化对应法则,在虚实时机中保持神志专注,做到“气从已顺”。最终强调“服法天则地”的核心,即通过阴阳调和与经络通利,实现形神统一,达到“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的养生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