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规则是央行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通过设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早期央行试图匹配经济增速,例如将M1或M2增速与GDP挂钩。但随着金融业务发展,传统货币指标与实际经济关联减弱,中国于2018年停发M2增速指标,反映出货币供应量增长目标的局限性。
通货膨胀目标制成为近几十年的主流规则,其核心是通过调控使通胀稳定在2%左右。该规则为经济稳定提供基础,但缺陷在于过度聚焦通胀可能忽略其他问题。例如美联储采用双重任务政策框架,同时关注低通胀和低失业率,通过调整利率平衡经济需求与就业市场。
央行独立性运作机制类似于司法体系,需遵循既定规则而非主观干预。然而,自由裁量权应用场景在应对经济衰退或金融危机时尤为重要。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了单一规则的不足,央行需灵活调整策略以应对不可预测的经济波动。当前国际共识是,规则与自由裁量权需结合,在维持稳定与应对突发风险之间寻找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