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前后,中国安卓生态面临系统本地化不足的问题。小米选择基于安卓开源项目开发MIUI系统,通过每周迭代、用户参与和底层优化(如动画帧率提升至60帧、简化短信操作流程),大幅改善系统用户体验优化,形成独特的安卓刷机市场策略。MIUI团队通过社区运营和利益分配机制,吸引开发者和用户,奠定了小米手机发展的基础。
同期,创新工场孵化的点心操作系统瞄准中低端市场,通过与夏普合作推出定制机型,并深入优化安卓底层驱动和UI架构。但点心OS因缺乏大厂合作、预装应用过多导致口碑下滑,且面临乐蛙等竞品冲击。团队内部管理矛盾加剧,最终转型开发安卓应用层产品,如点心桌面和省电工具,后被百度收购,核心资产融入百度手机卫士等产品。
点心OS的失败凸显了第三方操作系统在安卓生态中的生存困境,而小米MIUI系统通过深度定制和用户导向策略,成功占据市场。百度收购点心后,聚焦应用层工具开发,点心OS的底层操作系统愿景未能实现,反映出技术路径与市场需求的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