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百家讲坛》 20180206 司马光(第三部)26 病榻上的焦虑

所属专辑: 《司马光》
主播: 百家讲坛
最近更新: 2025-05-26时长: 37:06
《司马光》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司马光晚年执政

# 太皇太后支持司马光

# 王安石新政遗留问题

# 病榻上政务处理

# 宋朝高层人事变动

# 宋朝官员病假制度

# 青苗法调整争议

# 宋朝西夏边防调整

# 科举制度革新方向

# 官僚生态腐败问题

司马光晚年执政与健康危机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后,年逾花甲的司马光在太皇太后支持下重返开封,出任门下侍郎。尽管身患重病且视力严重衰退,他仍以奏疏形式推动政策调整,包括青苗法改革、西夏边防策略调整及科举制度革新,试图扭转神宗时期因王安石新政导致的社会矛盾与财政危机。
病榻上政务处理与政治阻力
司马光病榻上的焦虑源于反对派蔡确、章惇等人的阻挠。他通过书信敦促同僚吕公著在宰相府据理力争,并借助太皇太后的权威推动高层人事变动。元祐元年,蔡确、章惇等人被调离中央,为政策调整扫清障碍,但司马光因身体衰弱无法亲自参与朝堂辩论,成为其最大遗憾。
制度坚守与官僚风气整顿
司马光坚持遵守宋朝官员病假制度,主动申请停俸,体现其以身为范、整顿官僚生态的决心。他批评神宗时期官员风气败坏,主张从科举入口重塑士大夫精神。面对蔡京等旧党阳奉阴违的行为,司马光试图通过制度改革扭转官场积弊,但深知风气修复之艰难。
太皇太后的信任与历史抉择
太皇太后破例任命病重的司马光为首相,并特许其带薪养病,显示对其治国理念的绝对信任。司马光临终前仍忧心政策延续性,将国事托付吕公著。其病逝后,宋朝虽短暂推行调整政策,但官僚集团的惯性运作与后续权力更迭使改革成效有限,折射出北宋晚期政治转型的复杂困境。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