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与王安石的政治纠葛
司马光重返大宋权力中心后,面临对王安石的历史评价难题。王安石黯然离世引发朝野震动,两人虽早年惺惺相惜,但因政策路线分歧最终分道扬镳。司马光主张推翻新法,回归仁宗时期多元政治,但政策实施与政治理想存在矛盾。
太皇太后摄政与元佑更化
神宗驾崩后,太皇太后改元元佑,释放重返嘉佑时代的政治信号。其初期维持神宗旧臣动态平衡,但台谏官员持续抨击蔡确、章惇等前朝重臣,最终推动新旧两派矛盾激化。元佑元年闰二月至四月,蔡确、章惇相继罢免,标志新旧党争进入白热化。
王安石的盖棺论定与政治和解
司马光主导对王安石的身后评价,提出“优加厚礼”基调,强调其学术贡献与家国情怀。苏轼执笔的讣告肯定王安石“学贯千载”的学术成就,但回避变法争议。此举旨在缓和党争裂痕,但台谏官员对王安石追随者的打压暴露了新旧派系难以调和的现实。
政治理想的局限与分裂加剧
司马光倡导多元政治,试图通过宽容政策维护官僚集团团结,但蔡确章惇被罢免事件加速了新旧党争的公开化。王安石三经新义被批判、太学生遭压制等事件,折射出政策路线争议已蔓延至学术领域,北宋政治生态走向不可逆的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