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
1894年,孙中山因李鸿章冷遇孙中山,上书改革未果后赴檀香山,成立中国首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口号。次年在香港、广州策划反清武装起义,但因计划泄露导致广州反清起义失败,成为清廷通缉要犯,被迫流亡海外。
伦敦遇险事件背景
1896年9月,孙中山流亡海外期间抵达伦敦,拜访英国老师康德黎与孟生。此时清廷驻英公使龚照瑗通过外交渠道得知其行踪,试图通过英国外交部抓捕未果,转而雇佣私人侦探秘密监视。
清廷追捕行动细节
龚照瑗雇侦探追踪孙中山,详细记录其行程。私人侦探报告显示,孙中山从利物浦登陆后转乘火车至伦敦,入住斯区朗赫胥旅馆。10月11日,孙中山在旅馆附近被伪装成同胞的清廷人员搭话,为后续诱捕埋下伏笔。
危机与悬疑交织
孙中山伦敦逃亡事件中,清廷动用外交与间谍手段,试图在海外实施抓捕。而孙中山对危险毫无察觉,仍频繁接触旧识、考察英国社会,最终陷入清使馆精心布置的陷阱,为后续“伦敦蒙难”的转折事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