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作为春季成熟的水果,中医认为其性味干寒,具有补肝血的显著效果。长期食用桑葚干或自制桑葚膏,可缓解因肝血不足导致的眼干、脱发、手脚发麻等问题。古籍记载桑葚有“须发不白”之效,尤其适合熬夜人群和中老年人改善气血不足、精神不振。
制作桑葚膏需桑葚干和冰糖,通过两次熬制浓缩汁液。首次熬煮时需保留泡桑葚的水,过滤后二次挤压桑葚渣取汁,混合后加冰糖熬至粘稠。避免用铁锅,防止串味。成品每日取一勺温水冲服,可搭配桂圆或红枣增强补血效果,脾胃虚寒者建议加入陈皮或艾灸神阙穴中和寒性。
桑葚膏补血效果有限,可通过艾灸膈腧穴增强气血生成。膈腧穴位于肩胛骨下缘与脊柱交点旁开1.5寸,艾灸此穴能刺激血液精气交汇,改善气血不足。此外,脾胃虚寒者若出现腹泻,可用艾灸罐温灸肚脐(神阙穴)以温通元阳,调和脾胃功能。
桑葚膏偏寒凉,体质虚寒者需谨慎,建议结合温热食材或艾灸调理。其核心作用为补肝血,对眼干、脱发、面色萎黄等症状有辅助改善效果,但需长期坚持。通过食补与穴位调理结合,可逐步缓解肝血不足引发的亚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