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产品租赁行业近年因信用免押机制兴起,但部分手机租赁平台通过“以租代售”模式将高额利息包装为租金,形成高利贷灰产套路。这类模式利用超长租期(如一年)和高违约成本锁定用户,实质是变相分期业务,绕过校园贷禁令及利率限制。抵押回租新套路则要求用户以手机为抵押物,通过虚假二手交易和租赁协议收取远超法定利率的高息,甚至叠加服务费形成砍头息。
手机租赁市场乱象频发与其行业特性相关:手机更新快,商家需在18个月内回本,迫使租期拉长至455天;信用免押租赁市场虽降低用户门槛,但缺乏行业监管体系,平台可自由定价租金以覆盖高利贷成本。此外,手机作为高频使用品,租赁需求天然低于相机等低频设备,导致市场畸形发展。
目前,部分平台已被曝光强制用户租满365天,年化利率高达47%,远超LPR红线。尽管监管部门开始关注此类问题,但行业制度不完善和手机租赁的短回本周期特性,使得乱象难以根除。随着手机性价比提升和二手交易体系完善,以租赁为外衣的高利贷模式或将逐步退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