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7年,托尔斯泰为探索社会改革思想展开欧洲考察,首站法国社会观察引发其复杂思考。巴黎的文化设施与自由氛围吸引了他,卢浮宫艺术和学术讲座充实其见闻。然而,目睹死刑场景后,托尔斯泰产生强烈心理冲击,批判法国政治制度虚伪,认为善与恶的判定应基于人性本能而非法律条文,最终对欧洲文明产生深刻反思。
在瑞士,托尔斯泰遭遇自由平等理念的实践矛盾。流浪歌手事件揭露了富人对底层漠视的虚伪文明,其愤怒指向“文明与野蛮”的二元对立本质。他质疑自由与独裁的界限,强调善恶共存于所有社会形态,这一观察成为其批判欧洲社会的重要依据。
德国之行则为托尔斯泰的社会改革思想注入新方向。通过考察德国学校,他萌发农民教育计划,计划回乡创办学校以改善底层教育。旅行结束后,托尔斯泰并未盲从欧洲进步叙事,而是将见闻转化为本土实践的灵感,既保持对欧洲文明的批判思考,又坚定探索符合自身价值观的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