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编撰《自治通鉴》的核心目的是以史为鉴,探讨国家治理的施政理念。他以东汉汉明帝时期埃劳仪部族归附事件为例,指出东汉朝廷为开疆拓土征发民夫凿山修路,导致民怨沸腾。百姓歌谣“杜澜沧为他人”暗讽朝廷忽视民生疾苦,而同期黄河水患因治理滞后加剧了社会矛盾。
通过将两件本无直接关联的史实并列,《自治通鉴》揭示了施政优先性判断的重要性。司马光借东汉案例批评施政者热衷扩张却忽略民生优先原则,映射北宋王安石变法与宋神宗的政治动机。宋神宗为收复燕云16州,试图通过变法强兵拓土,但其轻率决策被司马光视为背离民生根本。
司马光作为政治家,强调国家繁荣应以解决民众疾苦为根基。他借历史警示北宋统治者:若为开疆拓土牺牲民生,不仅难以实现军事目标,更会动摇国家稳定。这一施政优先性判断标准贯穿《自治通鉴》,体现其以史论政的深刻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