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15 司马光的秩序观-三家分晋:谁是秩序的第一责任人(上)

主播: 蓝狮子
最近更新: 2025-04-10时长: 13:11
读懂《资治通鉴》:百家讲坛名师姜鹏讲解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司马光的秩序观

# 三家分晋历史事件

# 周威烈王责任分析

# 礼法维护社会秩序

# 僭越行为破坏礼制

# 资治通鉴编年体结构

# 晋文公与周襄王互动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开篇以“三家分晋历史事件”为切入点,强调“司马光的秩序观”是其思想核心。他将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公元前403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提前叙述,通过倒序手法突出周天子“周威烈王责任分析”,认为其承认三家诸侯身份的行为是破坏“礼法维护社会秩序”的关键。
《资治通鉴》首句省略主语“周威烈王”,暗含对其失职的批判。司马光指出,周威烈王认可三家“僭越行为破坏礼制”,导致周王室权威崩塌,天下秩序混乱。相比之下,春秋时期晋文公虽功勋卓著,仍因畏惧“礼法维护社会秩序”而放弃逾矩要求,体现周襄王对礼法的坚守。
司马光驳斥“周王室弱小无力阻止三家分晋”的观点,强调若周威烈王拒绝承认三家诸侯,其他强国可借“礼法维护社会秩序”之名讨伐僭越者。然而周天子自毁礼法,使“僭越行为破坏礼制”合法化,加速了周朝统治的崩溃。这一分析贯穿《资治通鉴编年体结构》,揭示秩序存续依赖权力与礼制的共同维护。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