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在《自治通鉴》开篇以三家分晋历史事件和田氏代齐政权篡夺为例,剖析周王室承认大夫篡权的后果,强调周天子权力责任对维护秩序的关键作用。通过这两起事件,司马光指出周天子破坏礼法承认篡位者,导致权力合法性崩塌,引发秩序加速崩坏,体现其批判天子失责的立场。
从儒家传统秩序观念出发,司马光引用孔子关于“礼乐征伐权力归属”的论述,阐明秩序崩坏的加速规律:若诸侯僭越天子权威,权力将逐层下移至大夫、陪臣,且每一层级维持秩序的时间逐级缩短。这一规律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权力下移加速现象中尤为明显,揭示破坏秩序的行为会引发更多人效仿,最终使社会陷入混乱。
司马光对秩序的重视不仅源于儒家思想,也基于政治现实。他通过《自治通鉴开篇故事》警示统治者,权力与义务对等,尤其处于权力顶端的周天子更需为秩序崩坏承担首要责任。尽管其秩序观常被视为维护帝王专制,但其深层逻辑在于强调稳定与责任的统一性,而非单纯拥护某一政权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