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因缺乏技术基础,被迫依赖苏联工程机械原型进行测绘仿制。通过工程机械测绘仿制方法,中国在1950年代仿制出挖掘机、卡车等设备,虽快速填补空白,但因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导致技术上限被锁死。
改革开放后,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转向西方工程机械技术引进。借助日本液压技术优势和卡特彼勒的市场压力,国内企业以倾国之力吸收技术,推动行业进步。尽管仍无法参与国际工程机械市场竞争,但徐工三一中联三巨头逐渐崛起,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2008年四万亿基建拉动内需政策出台,推动中国工程机械产量和销量跃居世界第一。行业结束低价内卷困境,技术标准逐步完善,实现从仿制到自主创新的跨越。
当前,中国工程机械产业通过技术收购行动浪潮冲击国际一线水平。随着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企业以收购和自主研发结合的方式突破技术壁垒,展现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突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