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在国产替代浪潮中实现突破,以心脏支架领域为例,2005年国产心脏支架市占率仅5%,通过技术突破缩小与进口产品的性能差距,叠加价格优势和下沉市场策略,至2020年市占率超过75%。乐普医疗等企业以基层医疗市场扩张为核心策略,避开外资企业聚焦的一线城市,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差异化竞争格局,利用医疗增量市场红利快速提升销量。
国产心脏支架突围的关键在于性价比优势。2008年国产支架单价较进口产品低30%-40%,通过医疗耗材价格战抢占市场份额。但野蛮生长阶段依赖企业间的价格默契,高定价包含隐性成本构成(如医生技术价值补贴),导致市场价格虚高。2020年医保集采政策打破原有平衡,要求厂商直接竞争80%市场份额,引发价格断崖下跌:中标产品均价降幅达93%,行业竞争格局重塑。
集采政策倒逼企业直面技术攻坚。此前福建超声刀集采因国产市占率不足20%导致降价有限,而心脏支架国产替代技术攻坚完成75%市占率,支撑价格大幅压缩。当前国产与进口产品竞争焦点转向质量比拼,国产心脏支架能否持续突围将取决于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