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复国篇》提出“利而不利,爱而不用”的治国理念。所谓“利而不利”,指执政者需以“利民而不取民利”为核心,通过为民谋福祉却不苛捐杂税索取民利,以此积累民心。而“爱而不用”则强调“爱民而不滥用民力”,即爱护百姓却不为私欲驱使民众征战,避免损耗民力。
两种治国策略对比中,“利而后利之”(先谋利于民后取民利)与“爱而后用之”(爱民后用民)仅能保社稷,属于中等之策;而“不利而利之”(不谋利却强取民利)与“不爱而用之”(不爱民却滥用民力)则会引发国家危机。唯有践行“利而不利,爱而不用”的仁义王道,以修文德远人来归,才能实现长治久安、取天下民心。
荀子认为,真正的治国者需以“修文德取天下民心”为目标,通过“行仁义王道安民”的实践,使民众自愿拥护君主与国家。这种“治国利民为君之道”强调君主与民众的双向保护关系:利民不图回报,爱民不施压迫,方能实现国家稳固与天下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