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王治国强调以德行与才能为用人准则,主张君主应遵循"论德使能任用官员"的原则,将具体政务交予各级官员处理,而非依赖个人才智亲力亲为。荀子指出,君主的职责在于"选贤任能治国",尤其是选拔贤相统率百官,如齐桓公善用管仲而成就霸业,体现"垂拱而治天下"的治国智慧。
百官需各司其职,士大夫处理政事,诸侯守卫封地,工匠商贾专注本业。这种分工使君主无需干预细节,仅需"选相职责"以监督百官遵循正道,即可实现"无为而治成效"。若君主事必躬亲,反致劳苦耗竭,甚至不如奴仆安于职分。
儒家认为"礼法治理关键"在于明确等级分工,历代圣王均通过"百官各司其职"维持内外协调。君主以简要的决策框架统领全局,既能保障国家治理效率,又能保有安逸,最终达到"圣王治国之道"所推崇的天下大治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