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2025精讲课】第39节课82施工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主播: 天天助考
最近更新: 2025-06-16时长: 25:50
一级建造工程师|法规|精品课(二)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文物定义及分类标准

#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范围

# 可移动文物归属规定

# 文物国家所有权认定

# 文物保护范围划定

# 建设控制地带管理要求

#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 施工前考古调查流程

# 历史建筑维护责任划分

# 工地文物发现处理程序

文物定义与分类

文物界定需满足年代久远和历史文化价值双重标准。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等,需具备历史价值;可移动文物涵盖艺术品、文献等珍贵物品。化石不属于文物,但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化石受同等保护。文物所有权分为国家、集体或私人所有,但均受法律保护。

文物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

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范围内禁止爆破、挖掘等工程,特殊情况需经省级政府批准。建设控制地带允许施工,但设计方案需文物部门审核,确保与历史风貌协调。例如少林寺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控制地带的工程需国家文物局审核。

历史文化名城与建筑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由国务院核定,其保护规划纳入城市总规。核心保护范围内禁止新建扩建,拆除非历史建筑需审批。历史建筑维护由所有权人负责,政府可提供资金补助,危房修缮困难时政府可介入保护。

施工文物保护程序

大型工程开工前需报文物部门组织考古调查。施工中发现文物应立即停工、保护现场并报告文物局,24小时内到场处理。地下文物归国家所有,哄抢需报警。抢救性发掘由省文物局组织,补办审批手续。

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私人文物不得擅自损毁或非法交易,如撕毁字画或走私将受处罚。国有单位保管的文物不可抵押,所有权不因保管单位变更而转移。水下文物在中国领海内归国家所有,公海文物仅有辨认权。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