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集注》卷七第十四章第三十一章围绕“子贡方人”展开讨论。子贡以比较人物优劣的方式(子贡方人行为评价)进行评论,孔子对此回应:“四也贤乎哉,服我则不暇”,强调自我反思的重要性,认为若专注于应对外界(应服与方敌关系),反而可能忽略自我修养的功夫。
注释进一步阐释,子贡通过比较人物短长虽能探究事理(穷理与自治平衡),但过度关注外在较量会导致内在修养的疏漏。包咸的注解指出,孔子以谦逊言辞引导子贡回归自我完善,体现圣人之道(圣人之道与仁德)中内外兼修的思想。谢氏补充,圣人的仁德表达自然而不刻意,其教化方式既温和又深刻,展现了仁德境界的独特性与超越性。
整体来看,本章通过子贡与孔子的对话,揭示儒家对自我修养与外在评价的辩证思考,强调内在德行修炼(自治)应优先于外在比较(方人),以此实现真正的穷理与仁德实践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