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03-07-1436论语集注卷七宪问第十四之三六:或曰以德报怨

主播: 詩情劍氣
最近更新: 1天前时长: 01:42
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以德报怨的伦理探讨

# 以直报怨的道德准则

# 以德报德的实践意义

# 恩惠的伦理定义

# 无私的公正原则

# 圣人之言的辩证分析

# 厚德报怨的局限性

# 公平的报应标准

# 学者研读的经典案例

本章围绕“以德报怨”的伦理命题展开讨论。或人引用道家观点,主张以恩惠回应怨恨,强调“恩惠的伦理定义”包含宽厚包容之意。然而,孔子通过反问“何以报德”,指出若以德报怨,则对有德者的回馈将失去平衡,进而提出“以直报怨的道德准则”,即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回应怨恨,同时以“以德报德的实践意义”强调对有德者的回报不可偏废。
注释进一步阐释,“无私的公正原则”要求依循事实与道义进行判断,而非出于私心。或人提倡的“厚德报怨的局限性”在于其片面追求宽厚,导致“公平的报应标准”失衡,而圣人主张的“以直报怨”与“以德报德”则使两种回报各得其所,既保持公正,又不忘恩义。
最后,文中总结此章“圣人之言的辩证分析”虽语言简练,但内涵如自然造化般深邃,需“学者研读的经典案例”反复推敲,方能领会其伦理体系的精妙与完整性。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该专辑其他节目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