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向孔子请教治国方略核心要素,孔子提出需综合历代制度之精华。首先强调采用夏历岁时制度优势,认为夏代以寅月为岁首符合农时规律,商、周虽改岁首,但夏时更契合“仁政”实践,故取其历法作为施政基础。
在礼器规范方面,孔子主张沿用商代车制礼器规范。商辂以木质朴素为特征,虽工艺不如后世繁复,但胜在实用且符合礼制中道;周代冠冕礼制考辨则注重仪典的适度性,认为其虽华美却不奢靡,可作为礼制典范。
礼乐制度推崇韶舞,因其尽善尽美的艺术与道德统一性,能教化民心。同时需警惕郑地靡靡之音弊端,此类音乐易使人放纵失守,故须禁绝。
孔子特别指出须远离谄媚奸佞之徒危害,强调君主应克制私欲,避免被佞人蛊惑。程颐、张载等后世学者认为,孔子通过融合三代制度之长,确立了一套兼顾时宜与恒常的治国框架,既纠正周制之弊,又为后世提供可鉴之法度。尹焞进一步指出,此思想与《春秋》微言大义一脉相承,虽未行于当时,却成为后世制度革新的理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