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围绕子贡向孔子请教“如何实践仁德”展开。孔子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喻,强调实践仁德需借助外部条件,具体表现为在邦国中侍奉贤者大夫,结交具有仁德之人。注释指出,“贤者”侧重行事能力,“仁者”侧重内在德性,二者共同构成“为仁”的实践基础。
孔子针对子贡“喜好与不如己者交往”的特点,通过强调贤者与仁者的重要性,引导其通过切磋德行完善自身。这一回答未直接阐释“仁”的本质,而是提供实践仁德的具体方法,暗示子贡需从行动中体悟德性修养的深层意义。
最后,注解进一步明确子贡所问实为“为仁”而非“仁”本身,故孔子的回答聚焦于行动指引,强调以贤者与仁者为师友,通过德行切磋达成仁德的实践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