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张利兵中医“识中药讲病案”第77讲

主播: 134xxxx1887
最近更新: 47分钟前时长: 20:46
张利兵:识中药讲病案
扫码下载蜻蜓app
听书/听小说/听故事
4.5亿用户的选择
节目简介

# 清风藤性味归经

# 祛风除湿通络作用

# 丁公藤消肿止痛

# 路路通祛风活络

# 藤类中药通络特性

# 风湿痹痛关节肿胀

# 通经活络治疗麻木

# 利水消肿临床应用

# 跌打损伤外用药酒

# 月经不调通经调理

清风藤的性味归经与临床应用
清风藤性苦、辛、平,归肝、脾经,具有祛风除湿通络作用,主治风湿痹痛、关节肿胀及寒性关节疾病。其藤类中药通络特性可引药至四肢末端,配伍羌活、姜黄可治上肢麻木,搭配杜仲、续断可缓解下肢疼痛。此外,清风藤能利水消肿,可配伍茯苓、白术治疗水肿,并具降压作用,但需专业医生指导用药。
丁公藤的毒性控制与功效
丁公藤性辛温、有小毒,归肝、脾、胃经,以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为核心功效,常用于风寒湿痹及跌打损伤外用药酒。其强烈发汗作用需严格控制剂量,过量可致瞳孔缩小、血压下降等中毒反应,临床多制成丁公藤风湿药酒外用,避免内服风险。
路路通的通经活络与多效应用
路路通性苦平,归肝、肾经,兼具祛风活络、利水通经之效,可治疗风湿痹痛、月经不调及乳汁不通。其通经活络特性可配伍桃仁、红花缓解气滞血瘀,外用可制成膏剂治疗皮肤瘙痒。需注意月经过多者禁用,避免通而不守加重症状。
藤类中药与临床配伍要点
藤类中药通络特性强调性味归经的精准应用,如清风藤治寒痹、丁公藤消肿需控毒。临床需结合引经药(如羌活引药上行、川牛膝引药下行)及病症特点配伍,兼顾内服与外用安全性,确保疗效与患者安全并重。

评论
还没有评论哦
回到顶部
/
收听历史
清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