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工商界对统一秩序抱有期待,但迅速面临强制公债认购政策压力。上海主要企业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永安公司等被迫承担巨额公债,荣宗敬等实业家因抵制遭通缉,暴露新政权对工商资本的强势管控。
同年6月,全国经济会议召开,宋子文主持讨论关税主权保护诉求、裁减军费压力等议题。虞洽卿提出归还被占资产、减轻国货税负等经济会议工商提案,并联合工商界通过裁兵通电,呼吁整军理财裁兵案。天津《大公报》呼应,强调裁兵为建设前提。
工商界组织商业请愿监督政府行动,于8月向南京递交请愿书,提出裁兵、财政统一整治方案等十条要求。蒋介石虽表态重视,但仅承诺军费不超预算50%,未解决劳资矛盾协调困境及关税自主等核心问题。
同期,实业发展呈现分化:吴羹梅赴日留学,许冠群扩资新亚药厂,陈嘉庚橡胶厂因火灾与日货倾销受挫。商会试图争取立法席位未果,凸显国民党政权将工商界视为“钱袋”,忽视其国货实业振兴计划诉求。军阀割据经济破坏问题持续,刘湘等地方势力公开呼吁军政合作,反映时局动荡对经济的深层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