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春夏之交,北京政府颁布停兑令,要求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停止兑现付现。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张公权与经理宋汉章为维护金融信用维护原则,顶住压力抗命停兑令抗命决策,联合股东成立商股联合会,成功化解挤兑危机。此举奠定中国银行信用维护的行业地位,也使张公权成为银行家张公权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张公权推动中国银行确立独立运营方针,强调金融系统独立建设,通过调整业务重心与发行准备制度,使银行在军阀混战中保持稳定。面对军阀强行借款事件,他多次拒绝吴佩孚、张作霖等胁迫,坚守银行利益。1926年后,他支持北伐军并协调金融界与蒋介石合作,但因拒绝直接借款引发蒋介石金融冲突,险遭通缉。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张公权主导中国银行改组为国际汇兑银行,完成银行特许改组转型。他提出“信用即服务”理念,创办专业刊物推广货币银行学专业知识。1935年政府强行增资控股,他被迫离开奋斗22年的中国银行,感慨金融系统独立建设未竟之志,但中国银行已成为与外资抗衡的金融支柱。